功夫茶的泡法,潮汕功夫茶里的壶承有什么功能

2023-05-27 140阅读 0评论

功夫茶的泡法,潮汕功夫茶里的壶承有什么功能?

壶承,主要是作为承载包容主泡茶器的容器。既然称为“壶承”,更多的是以承载茶壶。

壶承的出现

上世纪80年代,壶承因“干泡法”而生。上世纪70年代,台湾茶外销价格大跌,当地转变外销至内销,举办各种推广茶文化的活动。大环境下,台湾娄子匡先生于1977年提出“茶艺”一词,既区别于日本“茶道”,又有效地弘扬了中华茶文化。

功夫茶的泡法,潮汕功夫茶里的壶承有什么功能

随后,大批民间茶艺协会和茶艺馆出现。从茶叶知识、泡茶器具、到泡茶仪态和喝茶环境,茶艺不断演变精进。其中,茶仪在演进过程中,要求冲泡动作美观优雅,桌面保持干爽,所以逐渐把原本工夫茶淋壶的冲饮动作舍弃。由此生成了“干泡法”,在台湾风靡整个80年代,并延续至今。应时而生的壶承,也衍生出各种不同形态。

壶承的作用

壶承在茶席中主要起功能性作用,最直接的便是使紫砂不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及保持茶席的整洁美观。所以在器形的选择上,壶承应适当大于壶的空间占位,太大则显壶小,过小太显茶壶周转不畅局促之感。

壶承上除了放置茶壶之外,干泡茶席里用到的盖碗也可放在壶承上,一是在往盖碗里注水时不慎倒多的水沿碗壁流人壶承,避免沾湿席布,二是盖碗往公道杯倒入茶汤后会有流下的茶水,放在壶承上,也可避免沾湿席布,当然如果有茶巾,也可以用茶巾擦拭碗壁的水。

在茶席中,观赏茶器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因此布一个好茶席自然少不了对茶器的精挑细选。所以选择在壶承的时候,既要考虑器形的美感,也要考虑总体造型的搭配设计。

茶席的布置,一器一物的摆放,方圆位置的选择,全是对茶的理解和修为。正如一出好戏,需要主角配角的相应生辉;一个风格出众的干泡茶席,需要壶杯和壶承的完美配搭。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内容来源东家紫砂手艺人「喜舍.茶器」丁言的分享。

功夫茶为何跟功夫扯上关系?

功夫茶所指的功夫,并不是武术上的功夫,它没有截拳道,也没有柔道,也没有跆拳道,它是指一种泡茶技艺,而且主要是流行在广东、福建一带的泡茶技艺。

这里所指的功夫,是强调这种泡茶技艺有一套方法,有点耗时。以铁观音为例加强一下印象。

经常喝铁观音的人,可能会听过铁观音十八道,甚至亲自体验过铁观音十八道。而中级茶艺师以上,必定要求会铁观音十八道泡法。

所谓的铁观音十八道,是指铁观音的功夫泡法,它一共有十八道程序和动作,因而称为铁观音十八道。具体是:

第一道 焚香静气

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香来营造祥和温馨的气氛。 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 孔雀开屏

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 叶嘉”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 孟臣沐淋

乌龙入宫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消提高壶温。 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 高山流水(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武夷岩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因此称为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 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红色泡沫,称为春风拂面。

第五道 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 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重洗仙颜。

第六道 玉液回壶 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玉液回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 祥龙行雨

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闻香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 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凤凰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第八道 珠联璧合(龙凤呈祥)

鲤鱼翻身 将品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就称为珠联璧合,表示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将两个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取鱼跃龙门之意,表示事业辉煌腾达。

第九道 捧杯敬茶

众手传盅 茶从离泡茶者最近的嘉宾传送给最远的嘉宾,称为众手传盅,表示传送友情。

第十道 喜闻幽香 (品啜甘霖)

鉴赏佳茗 喜闻幽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将闻香杯轻轻地提起,用两只掌心,慢慢地来回搓揉,这样杯底的茶香就能溢出来了 然后再观其汤色,琥珀色是优质茶色。

第十一道 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 端杯又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茶指。 然后品茶,小口细啜。

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全唐诗题武夷》中有一句说“空中萧鼓几时回,只得流霞酒一杯”借流霞比喻岩茶艳丽的汤色。 二探兰芷就是第二次闻香。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说“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意思是茶香更胜那兰芷之香。

第十三道 二品云腴

喉底留甘 云腴是古人对茶叶的一种美称,二品云腴就是品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一种贡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闻第三道茶又与前两次不同,用口腔来闻,大口,大口地将茶香吸入,再从鼻子徐徐呼出,犹如吸烟一般。

第十五道 含英咀华

领悟岩韵 细细体会领悟茶韵。

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品了三杯后,斟上一杯清纯的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口中,过一会儿再咽下去,会感到口中有一种甘甜,此时无茶胜有茶。

第十七道 名茶探趣

游龙戏水 上好的岩茶可冲泡到七泡有余香”九泡色香味全”有兴趣的话,可以上试一试。

第十八道 宾主起立

尽杯谢茶 最后,借清茶一杯,感谢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并希望各位嘉宾成为永远的朋友。

整套程序下来,包括品茗时间,差不多半个小时了,是不是很费“功夫”呢?不过费功夫则费矣,过程还是很优美和惬意的。

我是茶小侠,分享茶道修行上的美好事情,欢迎一起交流。

白茶如何冲泡?

1、杯泡法

如果是一个人喝白茶的话,可以用杯子冲泡,用200ml大玻璃杯,取5g白茶,用90度的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

如果是两个人对喝白茶,可以用盖碗,取3g的白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这样就能品到十分清新的口味。

3、壶泡法

如果是三到五个人喝白茶,可以用壶泡,用中品的大肚紫砂壶是白茶泡具的最佳选择。取7-10g的白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法

如果是很多人喝白茶,那就用大壶冲泡白茶,大肚高身的大品瓷壶是最佳选择。取10-15g的白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这种方法也可供一家大小共享,特别是夏天,因为白茶的冷饮更好喝,并且决不伤害身体。

5、煮饮法

煮饮法是最特殊保健的一种喝白茶的方法,也是民间一直沿用的秘方。用清水加15g老白茶,煮3分钟成浓汁后过滤出茶水,待凉到70度添加一勺蜂蜜或土冰糖乘热饮用,顿感体轻神宁其中妙用自能体会,其口感神韵更是醇厚奇特。

茶汤的浓淡该如何控制?

欲罢还答

在收到这个答题邀请时,原本不打算作答,因为通过投茶量、茶水比、出汤时间来控制茶汤浓淡,并没有什么特殊。

然而,这三个泡茶的要素既然大多数人都知道 ,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泡不出一杯好茶?

这个问题真有点“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辈子”的味道。于是我又准备认真的来回答一下这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又没那么简单的问题。

重要的技术活

每次我到广州芳村茶叶市场,茶商朋友都会亲自或派熟悉的茶小妹来泡茶。不是因为老鬼长得俊,而这每一次的品泡,都可能成就一次新的购买。

所以,现场冲泡的水平,就起非常大的作用。

那么茶商老板或泡茶小妹是如何为你泡上一杯好喝的茶,如何控制浓淡让客人满意的?

或者你平时没有留意,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活。

遇到熟悉的茶客,茶小妹已比较清楚客人的口感偏好,会通过投茶量、茶水比、出汤时间来控制浓淡,以满足客人需求。这个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茶小妹遇到一个新客人的时候,会如何冲泡(以生普为例)以让客人满意。

茶小妹的秘技

有经验的茶小妹为你泡普洱生茶,洗茶和第一泡都会迅速出汤。知道为什么吗?

在未知道客人口感如何的情况下,快速出汤会让茶汤较淡,同时苦涩不显。

并且第一泡茶汤,茶小妹一般不会使用最热的沸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客人在喝第一泡茶的时候,会提出自己对此茶的意见。口味重的会说,这茶有点淡;对苦涩敏感不耐受的会说,这茶苦底;喜欢香气好的会说,不是很香......

这时茶小妹会说:“嗯,第一泡还没泡开,下一泡再看看”。其实有经验的茶小妹已马上了解到客人口感的基本偏好,下一泡作出相应调整,泡出接近客人需要的口感。

这招投石问路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正题:“茶汤的浓淡该如何控制?”

当然是,先了解茶是泡给谁喝的,他的口感怎么样,再说浓淡的控制!

通过投茶量、茶水比、出汤时间来控制茶汤浓淡,大多数人都知道 ,但还是那么多人泡不出一杯好茶的原因就在这里:以自己的口感去泡茶,不能满足一茶桌人的要求。

水温的重要

上面还提到了有经验的茶小妹第一泡茶不会用最热的沸水泡茶,这里补充说明一下。

茶中的苦涩,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有时是可以“隐藏”起来,就是一直让苦涩隐身。

这在老鬼问茶之前分享的“2018马鞍山古树茶”品饮记录中已有提到。

此茶在90度水温的情况下,苦涩不显,香、甜、茶气各项指标非常优秀。如果沸水开泡,很重苦底就出来了。

这苦底只要让时间去好好雕琢它,它就是一块美玉。但现在马上品饮,可能有很多人不能适应它,接受它。

茶小妹的第一泡茶不用沸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沸水的高水温一旦打开了苦涩的开关,是极有可能关不上的。

即苦涩的开关被打开后,你下一泡再用低温一些来泡,苦涩同样会出来,再也关不住。

如果第一泡苦涩没出来,而客人提出茶“不够力度”之类的问题,茶小妹将水温调上去还是可以的。

老鬼问茶小建议

浓淡关乎个人口感,单用投茶量、茶水比、出汤时间并不能解决问题,须先了解喝茶的人的口感偏好,还需要注意水温的控制配合,才能泡出浓淡适宜的一泡好茶。

今天的回答有点长,能耐心看到此处的朋友,老鬼问茶要先说声感谢。

此次答题对“浓淡”作了一次延伸,谈了一些自己的实际体会,如有谬误请各路大神指正。

知道福鼎白茶泡法吗?

福鼎白茶五种冲泡方法

1、杯泡法:

一人独饮时,可用此种方法。取3—5克茶叶放于200ML杯中,用90度左右的开水冲洗茶叶,再用开水冲泡。冲泡时间可根据自己对茶叶口感要求自己把握。

2、盖碗法:

二人对饮时,可用此种方法。取3克茶叶置于盖碗内,也是用90度左右的开水冲洗茶叶,再用开水沏泡茶叶,但是这里采用多次冲泡茶叶的方式,第一泡30—45秒,以此下去每次时间递减,以达到福鼎白茶清新口感。

3、壶泡法:

三五人饮用可采取此法。取6克左右福鼎白茶,用大肚紫砂壶或者大容量杯冲泡,也是采用前面的方式冲洗茶叶,然后只需沏泡一次,冲泡时间约为45秒,便可饮用。

4、大壶法:

类似家庭群体的多人饮用便取此法。可取10—15克直接用开水冲泡福鼎白茶,喝完后可以用剩下的茶叶继续冲泡。福鼎白茶耐泡,而且可以长时间搁置,适合冲泡好之后可以在一天内任何时间饮用,而且口感依旧保持醇香淡雅。

福鼎白茶五种冲泡方法

5、煮饮法

三年以上的陈年老白茶一般用煮的方式,可以治疗喉咙发炎,发烧,水土不服。取10克左右白茶茶叶放进清水里烹煮3分钟左右,滤出茶水,放凉至70度,搭配白糖或者蜂蜜饮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