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两泉明白水,你能用你的故乡的地名写一首七绝诗吗
日月两泉明白水,你能用你的故乡的地名写一首七绝诗吗?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破梦,惟因杜宇信春愁。
梅青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一一[唐]郑谷《游蜀》
郑谷是晚唐著名诗人,“一字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诗僧齐己写了一首五律《早梅》其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发。”。郑谷看后建议改为“昨夜一枝发”。齐已大为佩服,于是拜郑谷为一字师。言归正传。
这首诗是郑谷蜀中游览时所作。阆州,阆中。
历代文化名人所留诗作甚多,今依题录个人拙作于后,请诸君指正。
酒高意已深,言語共相争。
蕩漾淸泉渡,登臨博樹村。
紹興風物好,閬苑美名眞。
莫負鄉中意,歸來聽雨聲。
一一寄言浙江兄弟
古閬野郊西,衰草秋風路。落葉枯枝道别離,相約明年遇。// 白鶴舞殘陽,已近天垂幕。遠水遙山苦戀依,仿佛思春雨。
一一卜算子-西門壩深秋
别時春正好,此日盡殘秋。
路指粤東遠,心從故土留。
江聲遙岸外,山勢阻長流。
若問君何事,潸然憶閬州。
一一書寄廣東摯友
把酒憑欄看閬苑,古城霧色渺漫中。
巴山起伏來何遠,閬水迀回去向東。
草木瀟瀟傾耳入,山風淡淡素心融。
人生在世存何欲?不羡功名羡漁篷。
一一春日登東山園林憑欄遠眺
游閬山閬水入仙境//品巴味巴醇嗅古風@@@
山海经中记载一国家?
史上六个女儿国,有的以鬼为丈夫,有的和猿猴结婚
《西游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就是西梁女国了,这里全国都没有男子,女人到了生育的年纪只要喝了子母河中的水就可以怀孕生子,三天之后再到照胎泉去“拍B超”,有了双影就可以生了。如果是意外怀孕或者不想要这个孩子了,三十里外的锁阳山上有落胎泉,喝了泉中之水就可以打胎,终止妊娠。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里,有多处关于“女子国”的记载,粗略统计,有确切文字的就有六处之多。这些神秘的国度有的女子以鬼为夫,有的以猿猴为夫,还有跟蛇结婚的。真是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
《梁四公记》曰:“今女国有六,北海之东方外之国有女国,天女下降为其君。”北海女国的国王是天女下凡,显然是天帝特意派她来掌管这个国家。“西南有女国,整个国家以女人为尊,国家的君主只有女人有资格担任,她们以贵族男子为丈夫,普通出身的男人就只能做小,也就是‘妾’”。
东南有女国,以猿猴为丈夫,如果生的是男孩儿,就随父亲一同进山昼伏夜出,如果是女孩儿,就住在树上的巢穴或者洞穴里。南海东南有女国,所有的女人都以鬼为夫,这些鬼丈夫以狩猎为生,用捕获的野味来养活女人和孩子。
勃律山之西有女国,山谷中流出一条河,名叫台虺河,女人只要在这条河里洗澡,自然就可以怀孕,举国上下都没有男人。西海西北有女国,以蛇为夫,如果出生的是男性,长大了就变成蛇,它们住在地洞里,不咬人。女人则充当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在朝中为官,住在宫室之中。
《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女人是靠喝子母河中的水来怀孕的,但在古书里,很多都是在河中洗浴就可以生孩子。比如《山海经图赞》中所记载的:“女子之国,浴于黄水,乃娠乃字,生男则死。”这里顺带还说出了女儿国形成的原因,是因为生下来的男子都死了。至于是水土不服自然死亡,还是被人为杀死就不得而知。
《后汉书》中所描述的女儿国,有一口神井,只要女子在水中照一照就可以怀孕了。这与《西游记》中所讲的“照胎泉”、“落胎泉”已经非常接近,只是功能大同小异。晋代郭璞在《山海经》注解里说道:“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姙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以此来看,可能是当地的水土和气候并不适合男子生长,长到三岁就会自动死亡。
还有两个女子国处在海洋之中。《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记载:“有一国在海中,纯女无男。”《通考》曰:“扶桑往东千里有女国,这里的人容貌端正,但是体毛很丰盛。长到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她们就会一同进入一条河里,出水就自动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就会产子。”
西域的鞑靼部落的历史中则有关于男女分居的记载,根据规定每年只有到春季男子才可以和女子交往,平时则分居两地,不得有任何接触。这大概是出于限制人口的考虑。而所谓的以鬼为夫,以猿猴为夫和以蛇为夫,应该只是因为男人的地位特别低下,衣食用度和居住的条件都很差,而且实行定期分居的制度,在外人乍看来以为他们是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音?
九成 (jiǔ chéng) 宫 (gōng) 醴 (lǐ) 泉 (quán) 铭 (míng)
秘书 (mì shū) 监 (jiān) 检 (jiǎn) 校 (xiào) 侍中 (shì zhōng) 钜 (jù) 鹿 (lù) 郡 (jùn) 公 (gōng) ,臣 (chén) 魏徵 (wèi zhǐ) 奉 (fèng) 敕 (chì) 撰 (zhuàn) 。
维 (wéi) 贞观 (zhēn guān) (六 (liù) ) 年 (nián) 孟夏 (mèng xià) 之 (zhī) 月 (yuè) ,皇帝 (huáng dì) 避暑 (bì shǔ) 乎 (hū) 九成 (jiǔ chéng) 之 (zhī) 宫 (gōng) ,此 (cǐ) 则 (zé) 隋 (suí) 之 (zhī) 仁 (rén) 寿 (shòu) 宫 (gōng) 也 (yě) 。
冠 (guàn) 山 (shān) 抗 (kàng) 殿 (diàn) ,绝 (jué) 壑 (hè) 为 (wéi) 池 (chí) , 跨 (kuà) 水 (shuǐ) 架 (jià) 楹 (yíng) ,分 (fēn) 岩 (yán) 耸 (sǒng) 阙 (què) , 高阁 (gāo gé) 周 (zhōu) 建 (jiàn) ,长廊 (cháng láng) 四起 (sì qǐ) ,栋宇 (dòng yǔ) 胶 (jiāo) 葛 (gě) ,台榭 (tái xiè) 参差 (cēn cī) ;仰视 (yǎng shì) 则 (zé) 迢 (tiáo) 递 (dì) 百 (bǎi) 寻 (xún) ,下 (xià) 临 (lín) 则 (zé) 峥嵘 (zhēng róng) 千仞 (qiān rèn) ,珠 (zhū) 壁 (bì) 交映 (jiāo yìng) ,金碧 (jīn bì) 相 (xiāng) 晖(huī) ,照 (zhào) 灼 (zhuó) 云霞 (yún xiá) , 蔽 (bì) 亏 (kuī) 日月 (rì yuè)。
观 (guān) 其 (qí) 移 (yí) 山 (shān) 回 (huí) 涧 (jiàn) , 穷 (qióng) 泰 (tài) 极 (jí) 奢 (shē) , 以 (yǐ) 从 (cóng) 欲 (yù) 良 (liáng) 足 (zú) 深 (shēn) 尤 (yóu) 。
至于 (zhì yú) 炎 (yán) 景 (jǐng) 流 (liú) 金 (jīn) , 无 (wú) 郁 (yù) 蒸 (zhēng) 之 (zhī) 气 (qì) ; 微风 (wēi fēng) 徐 (xú) 动 (dòng) ,有 (yǒu) 凄清 (qī qīng) 之 (zhī) 凉 (liáng) ,信 (xìn) 安 (ān) 体 (tǐ) 之 (zhī) 佳 (jiā) 所 (suǒ) ,诚 (chéng) 养神 (yǎng shén) 之 (zhī) 胜地 (shèng dì) ,汉 (hàn) 之 (zhī) 甘 (gān) 泉 (quán) 不 (bù) 能 (néng) 尚 (shàng) 也 (yě) 。
参考译文如下: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
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
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
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王子和日月等字一样都是象形字的字有哪些?
像形字大全: 丫 丰 乌 丹 册 乐 了 丁 不 丑 D 业 丙 乙 乞 也 主 八 勺 勿 匕 卜 卤 卣 刀 龟 兔 儿 兆 兕 兢 于 互 井 云 亚 兽 几 凡 卯 卵 冉 网 力 出 函 人 仓 介 以 侯 入 升 午 克 亢 亥 交 亨 京 亭 又 反 若 蓑 彳 巢 川 大 夭 夫 奠 飞 干 工 巨 巫 弓 弗 弟 己 已 彘 巾 帚 带 帝 口 吕 向 周 黾 马 门 它 宫 寅 女 山 尸 居 壶 才 巳 巴 土 堆 囟 舜 小 禺 禹 禽 弋 孑 子 孔 贝 焉 燕 长 车 歹 斗 方 戈 户 火 斤 毛 木 未 朵 来 果 某 牛 气 欠 犬 日 昔 易 星 晓 氏 手 水 永 泉 瓦 文 心 牙 爻 月 肩 朋 胃 能 爵 爪 白 皇 癸 登 瓜 禾 秃 秋 秫 龙 矛 皿 母 目 盾 眉 鸟 石 磬 矢 甲 田 畎 番 玄 率 穴 窗 用 甫 玉 臣 蜀 而 耳 缶 虎 臼 耒 糸 齐 肉 舍 西 要 行 羽 至 舟 竹 自 辰 豆 角 身 豕 象 辛 酉 齿 阜 鱼 雨 雷 隹 革 鬼 韭 面 首 鬯 高 鬲 黄 鹿 鼎 鼠 页 衣 羊
中国作家感想很多?
这个问题有点外行。犹如本人一样,也不懂文学和艺术。
但看到这个问题涉及哲学和历史,也凑凑热闹。
先说结论,作为观察和描绘当今中国的文人~作家,是无时无刻不在中国哲学体系影响下进行写作的。
现代以来,如果说西方国家不认可这些中国作家,也许是另外一个观察点。当然,也可能存在一个可能,西方以中国作家不了解西方哲学体系为由拒绝、不认可这些中国作家的作品。其次,中国哲学体系要远远早于西方哲学,比如说西周时期的易经中“天人合一”。
下面分享自wikipedia
中国哲学(诸子百家)為華夏文明各學派的哲學思想。華夏思想最早記綠殷周之际成書的《易经》,後來大盛於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發展史可大体分为:东周古典的诸子百家哲学;漢朝獨尊儒術,汉唐的儒佛道冲突而交错的发展时期;宋元明清儒佛道融合而转生的理学;晚清以后的中西会通时期。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为主要的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家、佛家和道家影响最深远。西方哲学於近代傳入,也影响甚鉅,中國共產黨執政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甚至曾经取代儒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義上的官方政治理想;儒家失勢後演變成新儒家,其支持者繼續承傳華夏古風。
实际上,包括作家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國人宇宙觀方面是以易經和老莊為核心,倫理社會觀是以孔孟之說為代表,佛家則以宣揚因果輪迴、眾緣唯心的道理與儒道互相輔助而成。影响了作家观察世界、描绘和介绍当今中国的一切 …
正如前面谈到的,近代中国以来西方哲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包括作家。但本质上还没有改变大多数中国作家偏离东方哲学体系轨道。
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都是在学习这些中国作家的作品中成长的,包括古代和近代的、民国时期的、国共分制时期的(大陆、台湾、香港、海外) …
胡适先生的哲学思想就是个非常典型的 “西方化、美国化” 的近代中国作家、哲学家代表,且被美国所推崇。后来甚至发展到不可理喻状态。比如在1951年初,值朝鲜战场激战正酣,他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公开表示 “中国人民会翘首以待美国去轰炸他们东北”。晚年被美国抛弃后,如果没有儒生蒋介石先生的帮助,其在美国的凄惨生活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胡适作为称之为 “半部博士”,他的西方化努力是不可能撼动整个中国作家信奉的东方哲学体系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