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圣,陆羽茶经多少个字
古代茶圣,陆羽茶经多少个字?
7000余字
《茶经》全文有7000余字。 《茶经》是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茶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分三卷十章、共7000多字,涉及了茶的起源、制茶工具、制茶过程、品茶器具、煮茶方法、品茗鉴赏等多方面内容,对后世茶艺影响巨大。
圣人真正的名字?
文圣——孔子,被后人尊称“圣人”。
史圣——司马迁,著有《史记》。
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武圣——关羽,大家都很熟悉他的了,三国中著名的人物。
草圣——张芝,汉代书法家,最擅长草书。
书圣——王羲之,东晋人,最著名的有《兰亭序》。
画圣——吴道子,唐朝人,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酒圣——杜康,古代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
茶圣——陆羽,唐朝人,由于嗜茶著名,有《茶经》一书。
不由得让你心动?
一杯清茶看人生
甜也在茶 苦也在茶
平淡之时品五味
香也在茶 涩也在茶
春来茶娘蝶舞
喜也在茶 悲也在茶
平生历经诸多事
荣也在茶 枯也在茶
世态炎凉难如意
温也在茶 寒也在茶
红尘俗事缠身处
闲也在茶 烦也是茶
看惯风云多变化
得也在茶 失也是茶
生存身影忙碌躯
品也在茶 饮也是茶
岁月流逝无情谊
浓也在茶 淡也是茶
情人相逢道别离
聚也在茶 别也是茶
世间万物,尤爱茶。喜欢它的安静与清幽。喜欢慢下来的时光,泡一盏茶,让幽幽的茶香,溢满心湖,找一本书,于书中寻日月,或约一知己,轻酌慢饮,畅谈心语。
词人李清照曾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煮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在明媚的春光里享受美好,怡然自得。
古人,描写茶的诗句很多: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白居易一生与茶为伴,早上饮茶,中午品茶,晚上喝茶。他一天要喝三次茶,一年要喝千余次茶,不知喝掉了多少朝霞、喝掉了多少夕阳,甚至连诗人眼中的朝霞、夕阳也散发着一缕缕绚丽、醉人的茶香。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壶里乾坤大
茶里日月长
一壶看世界
一盅品人生
茶有万一,爱茶之人只有唯一!
绿茶的起源是从哪里开始的?
不知道是什么开始的毛病,发个问题问一下起源都喜欢用很久很久的以前的上古神话来应答。
绿茶的起源其实并不是一个很久远的事情,包括其他的红茶青茶黄茶都不是很久远,头条上回答都是在应付故事?
从唐代将茶叶列为贡品,兴贡茶苑制茶,到皎然办茶会茶塞陆羽写《茶经》,饮茶的风气先是在社会上层皇家官府寺庙僧侣间流行,到宋代已经有了全民饮茶的习俗了,今天能看到的一些宋代古画书籍中都能见到,《清明上河图》里面就有好几处饮茶茶铺的场景。由于民间饮茶没有皇家寺院的讲究,饮茶方式也从煎茶点茶之外,产生了叶茶片茶的制作和饮用,这可以看成是绿茶的最早雏形。
宋朝出现的叶茶,在制作上有类似于今天黑茶的前半段工艺,采摘以后的青叶经过杀青或者蒸青,待茶叶熟了以后活性酶破坏了,就用晒干的方式晾干,到后来慢慢有了烤干的方式,使用的时候仍旧沿用点茶的方式,烤热碾碎冲水点汤,点茶的打汤茶百戏就没有了。
明初朱元璋下诏罢免劳民伤财的团饼以后,由于饮用方式发生了变法,不在是宋元时候的点汤法,而且直接采用了散茶撮泡的方式,在采摘加工上比宋代的叶茶更讲究,采摘最嫩的芽叶,同时为了避免茶叶的苦涩味过重,在手法上加进了揉捻,在烤干,这就和现在中国大多数还在手工加工做炒青的茶叶很接近了,这一类茶叶最出名的代表就是明代早期好茶的代表虎丘茶天池茶 罗岕茶等。但是当时的茶叶种植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种植管理方式落后,茶叶管理还没有出现修剪,茶树树冠高大,植株少产量低,才有了虎丘茶被官府索茶不得,最后寺僧毁茶事件,虎丘茶几十颗茶树产量怎么分得过来?
发生在嘉靖末年虎丘寺毁茶事件在吴中四才子的文征明的孙子文震亨的笔记中有记载(文征明在四大才子的地位比现在影视作品中要高,熟悉书画的人应该知道)。毁树发生后的几年,又出现了一款与虎丘茶口味香味类似的好茶出现了,这就是以后被称为绿茶之祖的松萝茶。
松萝茶和虎丘茶仍旧是一脉相承,松萝茶的创始人大方和尚先在虎丘寺出家十余年,学得虎丘茶制法精义以后,到徽州休宁的松萝山结庐修行制茶,在《新安府志》(徽州也曾是新安府),和休宁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大方僧创制的松萝茶制茶法,在明代被称为松萝法,加工制茶的技术传播到江浙闽赣鄂川渝等地区,最重要的是加工理念是通过技术上的改进,让茶叶可以脱离产地一样可以做出和原产地有同样的香味口味,也因此被各地学习。现在用古松萝法制茶工艺类似有松萝茶和径山毛峰等。
古代科学家有谁?
中国古代科学家著名人物有:
一、百科全书型:
1、木匠出身的科学家。──战国科学家墨子
2、世所罕见的“全面发展之人物”。──汉代科学家张衡
3、本草学和天文学的大家。──宋代科学家苏颂
二、天文学:
1、天文先驱双子座。──战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
2、与月同辉的科学家。──汉代天文学家刘洪
3、宦海沉浮着新历。──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
三、数学:
1、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者。──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
2、圆周率精密计算第一人。──南朝数学家祖冲之
3、宋元数学高潮的先驱。──宋代数学家贾宪
四、农学:
1、农书数家泛胜为上。──汉代农学家泛胜之
2、6世纪中国的农学全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3、茶学第一人。──唐代农学家陆羽
五、医药学:
1、一代神医。──战国医学家扁鹊
2、医中之圣。──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3、外科学鼻祖。──三国时期医学家华佗
六、地理学(地理、地图、探险):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汉代旅行探险家张骞
2、中国地图学之父。──晋代地理学家裴秀
3、陆海兼程往返中印第一人。──东晋旅行家法显
七、博物学(动物、植物、矿物):
1、居士一生好奇石。──宋代矿物学家杜绾
2、寻找救荒良方的皇子。──明代植物学家朱
3、海洋动物研究的开拓者。──明代生物学家屠本畯
八、物理学、化学:
1、耳目聪明锐精其学。──汉代音律学家京房
2、中国传统化学的先驱。──汉代炼丹家狐刚子
3、音律学的承前启后者。──晋代音律学家荀勖
九、技术类:
1、匠师之祖天下巧士。──春秋时期发明家鲁班
2、都江堰的设计者。──战国水利专家李冰
3、推动文明进程的人。──汉代造纸专家蔡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