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小知识,喝茶有哪些易学的知识

2023-03-20 111阅读 0评论

茶叶小知识,喝茶有哪些易学的知识?

感谢您的邀请!喝茶要看个人喜好,自己喜欢的事物都会了解各遍。

中国茶叶分为六大类

茶叶小知识,喝茶有哪些易学的知识

绿茶(如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

白茶(如福鼎白茶、政和白茶)

黄茶(如君山银针、莫干黄芽茶)

青茶(如铁观音、大红袍、乌龙茶)

黑茶(如花砖茶、黑砖茶、茯砖茶)

红茶(如祁门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

而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而形成的”。其中绿茶、黄茶、黑茶采用杀青工艺,白茶、青茶、红茶采用萎凋工艺。绿茶味鲜清雅,黄茶色黄甘醇,黑茶色黑熟捻,白茶毫多,红茶醇厚,青茶既保有绿茶的清香也留下了红茶的浓厚。爱茶的朋友可以几种都试喝一下,没有绝对好的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茶的功效

现代研究指出茶叶中含有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其中又以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生物碱为主。中医则言茶有明目安神、清利头目、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暑醒酒、去腻消食、下气祛痰、利水通便、袪风解表、治痢、坚齿、疗饥、疗疮治瘘、治心痛、益气力、延年益寿等功效。

喝茶禁忌

1、新茶虽鲜,未必健康。新茶摘下不足一月,其色味虽鲜,然诸多工艺中诸如酚类、醛类等物尚有存在,常饮新茶多伤脾胃,以致腹胀、腹泻等不适。

2、茶与牛奶,不可兼得。茶含鞣酸,与钙相合,以成鞣酸钙,不易溶解,从而阻断钙的吸收,久而成骨质疏松之症。

3、饭前饭后,最好不要。茶以水为多,饭前饮茶多有稀释消化液之弊,茶中含碱,饭后饮茶,碱能制酸,以致胃液中和,二者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4、晨起睡前,最好不见。晨起空腹饮茶,茶中草酸更易为人体所吸收,以致于体内形成草酸钙,成结石之患;茶含咖啡因,睡前饮茶,易致失眠之患。

5、服药期间,停个几天。茶含多种有机酸与生物碱,与某些药物相合,可降低其疗效,尚恐其有未知的不良反应,故饮茶者,服药期间,尚须停个几天。

6、茶忌久泡,茶忌隔夜。茶以2-3次泡为宜,多则茶中之物有变,反变为害。隔夜之茶极易变质,易酸易腐,饮则腹泻。

7、便秘之人,不宜喝茶。茶含鞣酸,与食物蛋白相合而成鞣酸蛋白,具收敛之用,以加重便秘。

8、酒后喝茶,注意血压。饮茶之于酒后,非但不解酒,反而兴奋了心脏,升高了血压,故酒后不宜饮茶。

中华上下,五千年盛世浮华,博大之处,有一纸茶文化。因时因地因人,于不同之处,饮不同之茶。

健康饮茶,既熏陶情志,又疗养身心。但朋友们不能因喝茶好处多,就觉得通过喝茶能预防各种疾病,包你健康长寿。想要健康长寿而寄希望于某个单一的食物或者饮品也是不可取的。不喜欢喝茶的朋友,也没必要逼着自己去喝茶,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通往健康长寿的根本。

附,喝茶必知的20条基本常识

1.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2.普洱生茶陈放多久也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

3.所有的茶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4.Black tea 不是 黑茶 ,是红茶

5.菊花茶是花,不是茶

6.不要相信第一道茶对身体有益的,洗洗更健康

7.喝茶不会导致钙流失,恰恰相反适量饮茶有利于钙的吸收

8.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而不是湖南洞庭湖

9.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而不是白茶

10.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而不是 红茶

11.茉莉花茶不是有花的才好,而是窨制次数越多越好

12.君山银针属黄茶类,而不是白茶

13.乌龙茶就是青茶,它再乌也是青的

14.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是黄茶,而不是绿茶

15.抹茶是特殊工艺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绿茶

16.陈年普洱茶可以很值钱,但不一定是大树茶

17.云南月光白是白茶,不是普洱茶

18.通常讲的六安茶,不是绿茶的六安瓜片,是黑茶

19.纯料大树茶不等于没有拼配,拼配是绝对的,纯料是相对的

20.普洱茶不是越老越值钱,100年前的垃圾,放到今天还是垃圾

这是我厂窨制的茉莉花茶过程,喜欢的话记得关注我哟!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此文章为梦娜懂茶(mengnae)整理发布,转载请说明,特此声明!】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梦娜懂茶交流哦~

记得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哦,更有机会获得2017新茶体验装,还等什么快去评论区留言吧,留言越多机会越多哦~~

茶叶知识科普?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 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金骏眉茶叶知识?

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金骏眉,注入开水(冲泡后的茶汤要求汤色红艳为宜,水温以80-90°为宜,如果水温过高可以用公道杯先缓冲一下来降低水温),冲泡时间一般为头2泡出水时间为五秒钟,3泡后出水时间可视泡数增加以及口味而适当延长。不宜浸泡过久,合适的浸泡时间不仅茶汤滋味宜人,还可增加耐泡次数。

喝绿茶对身体好还是红茶?

问这样问题是拉仇恨,还是真不懂茶的小白?

绿茶红茶白茶是茶叶加工工艺 ,每一样工艺中还有茶叶的等级,等级才是最关键的。绿茶中有芽孢采摘的,有一芽一芽的,一芽两叶的,还有一芽三叶的,细化的话还有初展的,展开的,还有早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夏茶,秋茶,晚秋茶,等等,同样当然红茶,白茶,青茶也有这样的,各自有各自的等级芽级,笼统的放在一起怎么对比?(讨论级别的时候排除普洱黑茶这些靠忽悠吹嘘的茶叶,只讨论正常消费的茶叶和工艺,装逼专用茶不在其列)

我就一些地区常见的采摘加工习惯聊聊茶叶的等级,中国大多数的茶区都有加工绿茶,绿茶产量占中国茶叶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很多茶区都是早春茶,清明茶这些比较高档的芽级青叶先做绿茶,后期的茶叶做炒青或红茶,因为后期茶叶苦涩味比较重,通过发酵或揉捻高温烘烤等办法减轻苦涩味,大多数的产地都是如此,因为采摘季节的错开,所以能并列对比只有后期茶叶。

福建广东台湾这几个地方主要是乌龙茶青茶的产地,采摘的等级是开面叶采摘,因为采摘嫩度不及绿茶的芽茶,原因还是和上面的一样通过发酵减轻苦涩味。这几个地方有两种茶叶是特别归纳的,英德红茶和金骏眉,这是为数不多的从芽级采摘的红茶产品,和大多数的茶区不同,直接加工红茶,尤其是金骏眉全芽级,芽孢级都经常能见到。(这里我声明一下,我讲的金骏眉只是工艺,并没有限定产地,已经习惯了,作为茶叶圈两大杀猪宰客产地,武夷产的金骏眉不是钱太多的话,尽量不要去接触,我们茶商都怕)。

这里的白茶指的是工艺白茶,就是福建云南的白茶工艺,从等级上来说,白茶是等级清晰的,银针,牡丹,贡眉,寿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白茶走上了普洱吹嘘忽悠炒作的路子,讲故事讲大师讲年份,一般情况下能不喝就不喝,注入太多的金融性,喝的不是茶,是智商,防火防盗防普洱嘛!

分清了以上的等级区分特点以后,再来说绿茶红茶白茶的对比,首先茶叶是饮品,我们品的茶味香味,像普洱黑茶那样吹嘘的能包治百病长生不老这种思想首先要不得,身体不舒服还得去医院,其次在喝茶的同时注意一下保质期保存条件等等普通的生活常识,好茶的前提是安全,不过期不发霉不变质,同时也多了解一些茶叶基本常识,管理呀农药呀加工情况呀储存包装呀等等;第三就是茶叶的成本性价比主要和芽级等级嫩度这些有关;第四,大家在对比茶叶的时候除了通用的芽级嫩度以外,口味香味等特点也是衡量的标准,如绿茶的芽茶,炒糊了,杀青处理不好红梗了,太碎了等等情况,就是好茶青也会出差成品。

茶叶应该怎么储藏?

茶叶是生活用品,是食品饮品,是农产品是有机化合物,我对茶叶的定位一直是这样的,所以储存使用都是从这些方面出发的,对于那些吹嘘天价忽悠炒作的天价神茶普洱武夷是当金融产品的,只不过银行的是机器印的,云南武夷的是嘴巴吹的。

茶叶与其他农产品一样的地方是同样是地里种的干燥品,不一样的地方是茶叶里含有的茶多酚容易氧化,一些芳香类的物质容易挥发。有些人以为红茶等发酵茶不会氧化了其实是错的,红茶发酵以后只是一些比较容易氧化的叶绿素花青素等多酚类氧化合成了茶黄素,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一样会继续氧化分解,还有就是香味会挥发,同时茶叶比较干燥,处于湿度比较高也会受潮变质。

所以,茶叶的储存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密封避光,绿茶黄茶等发酵比较轻的还需要低温恒温或冷藏 ,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茶叶不复杂,按照食品安全去处理,普洱是现在最落后技术最差口味最差的劣质低档过期茶叶,就是一批骗子在忽悠傻子,防火防盗防普洱,做茶叶常识普及其实就是一个戳穿普洱神话的工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