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和作用,茶具六大君子的摆放

2023-02-15 171阅读 0评论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和作用,茶具六大君子的摆放?

茶道六君子摆放顺序为茶筒、茶夹、茶匙、茶勺、茶漏、茶针,茶筒的作用类似笔筒,起到收纳其他茶具的作用;

茶夹主要用来夹洗茶杯,防止烫手;茶匙主要用来将茶叶拨入泡茶器具之中;茶勺主要用来量取茶叶;茶针的作用为疏通茶壶;查漏用来固定茶具。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和作用,茶具六大君子的摆放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六安瓜片?

对于每一个爱茶人而言,“徽茶”有一种本能的向往。

对于每一个制茶人而言,安徽茶系里有太多的工艺可以来借鉴。

六安瓜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端看名头就有很多种,什么绿茶中的特种兵、最复杂的绿茶、世界上唯一一款单叶片茶等等,仅仅这些就奠定了绿茶中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即使现今绿茶众多,也依然不掩其风流。

六安瓜片的好在当地感受的尤为清晰,用当地人的喝法,取一个玻璃杯,随便抓一把往杯子里一丢,沸水直冲而下,品着品着一天就过去了。

放在其他茶中,这种豪放的方式,无疑会使一壶好茶,浓俨到难以下咽的地步。六安瓜片看似轻松写意的画风,其实背地里是下了狠功夫的。

有句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六安瓜片的狠劲表现在方方面面,从采摘,到制作,再到口感,每一步都严苛的令人发指。

有舍才有得

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内采摘,为保持单片的形体美观,去芽去梗毫不含糊。只要肥壮的二、三叶这一点,在以芽或一芽几叶为主的绿茶中,绝无仅有。

剔除芽梗之后,确保了茶味的醇正,使得茶无青草气,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无壮烈,不显赫

六安瓜片是烘青绿茶典型代表,经过,采摘、扳片、生熟锅、毛火、小火、老火六个过程才算大功告成,其中拉老火这道工艺,可谓是壮怀激烈,每次看时,都深觉震撼。

两个经验老道的工人将烘笼在1000多度的炭火上抬上抬下,这样的动作要连续一百多次之多,等茶香渐渐弥漫整个厂房时,才能停下开始下一轮。而今拉老火的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

六安瓜片是茶叶中含水率最低的茶,因此出茶率也很低,每四五斤的鲜叶采能出一斤的成品干茶。

即便如此,一天下来工人的胳膊,抬都抬不起起来。也正是因着真材实料,对自己的狠才有今日这般显赫的江湖地位。

内山、核心产地

怪不得这一口滋味,唐时期“庐州六安茶”就已经声名在外,清朝时更是列为朝廷贡茶。

公认的核心产区在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的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以及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皆位于大别山北麓。

当地人认为,这里特有的独山中小叶种茶,是制成六安瓜片的最佳原料。

正是这一口沿袭千年的滋味,连周总理也对此念念不忘。

如今,六安瓜片依旧,这盛世,可如你所愿。

一片神奇的树叶

抓一小把六安瓜片放到茶杯里面。在滚烫的开水中,蜷曲的叶子苏醒过来,没有芽,没有梗的的叶子,干干净净,多少有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意思。

趁着热乎劲喝一口,“嘭”整个口腔被一到霸道的香气填满。这种独到的口感不只是带有绿茶的清香,还有一种凤凰涅槃式的清高。

激发喉咙涌出甘甜的滋味,舌尖似乎能滴下甘泉。这一口味,征服了茶香记一众人的味蕾。

茶喝完了,当你仔细观察六安瓜片的叶底,一片片整齐而沉静地排列在杯底。这时,才能感知到当地人对这一杯茶的爱,以及在这杯茶里下的功夫。茶香记深知这份匠心,也想让爱茶的你能亲口尝一尝这传承千年名茶的风采。

如果您是一位喜爱浓茶的老客,当地人这般豪放的方式,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说不定这冠绝古今的六安瓜片给你不一样的归属。

如果您是一位喜好清饮之人,大可拿了盖碗,取它2.5克来,细细品饮总理挚爱的味道,感受每一泡独有的雅气,一天一泡,便可消你三个月的时光。

放茶漏的底座叫什么?

“放茶漏的底座”又名“茶托”或“盏托”,亦称茶托子、茶拓子,一种置茶盏的承盘。其用途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喝茶时要连茶托一道端起,拿起来放下去都应该没有声音。茶托是为防茶碗烫手用的,也是一种关于礼节的器皿。

茶道的全套工具都是什么?

道字。一阴爻,一阳爻,自,走四部分组成。

阳为天,乾卦:君子健,自强不息。

阴为地,坤卦:地势坤,厚德载物。

清华以此为校训,告诫学子要在天地之间自己走路。

黄帝《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皇帝下旨只敢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而天不怕地不怕的水泊梁山打出的旗号也只敢“替天行道”。

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儿子喝了几口茶汤,竟敢厚颜无耻把自己装神弄鬼的那一套称为”茶道”。

《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也许是对道最好的解读。

茶道七君子的用法?

茶道七君子的作用

茶筒:功能与笔筒类似,是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为何称为茶匙,因其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不过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用来盛汤,而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茶漏:茶漏则于泡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勺:茶勺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夹: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刀:茶道的第七君茶刀,是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而逐渐流行起来的。由于普洱茶饼、茶砖一般压制紧实,在品饮时生砸或者用手掰显然不够雅观,而且老茶饼也不是一般人力气所能掰得开的。茶刀则专为撬普洱茶饼而生。依照茶道习俗,取出珍藏的老茶饼“开茶迎客”,是对贵客的最高礼遇,因此一柄精美独特的茶刀在茶道中的意义就更加不同寻常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