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海协会,赴台奔丧需要什么手续
海基会海协会,赴台奔丧需要什么手续?
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是,要为了奔丧而踏上旅途,总是令人感伤的!
大陆居民需要到台湾奔丧,两岸都有相应的规定与协助,例如:大陆的海协会(还侠交流协会),以及他的对口台湾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都设有专人协助两岸之间的民众,需要到对岸去处理各种医疗、丧葬或其他相关的服务。
到台湾奔丧,需要向台湾移民署申请入台証,以及出境大陆,需要有大通证与相应的签注。
台湾对于谁能申请奔丧的规定是:
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之3亲等内血亲、配偶之父母、配偶、或子女之配偶死亡未满6个月,得申请来台奔丧。
大陆地区人民、香港澳门居民或外国人,经许可进入台湾地区且死亡未满六个月,其在大陆地区的配偶或二亲等内血亲,得申请进入台湾地区奔丧,但以二人为限。
大陆地区人民,其在台湾地区之二亲等内血亲、配偶之父母、配偶或子女之配偶,于1992/12/31日以前死亡者,得申请进入台湾地区运回遗骸、骨灰。但以一次为限。
依规定申请进入台湾地区奔丧、运回遗骸、骨灰之大陆地区人民年满六十岁行动不便或健康因素须专人照料,得同时申请其配偶或十八岁以上二亲等内血亲一人同行照料。
对于申请来台奔丧处理后续事宜,在台湾的停留时间规定是:
申请奔丧、运回遗骸、骨灰之次数以1次为限,每次停留期间不得逾1个月也不得延期。
大陆地区人民申请的、大陆地区制作之文书,需要经过海基会的查证、验证。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
两岸之间共同召开的会议有哪些?
两岸之间共同召开的会议有: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的“汪辜会谈”、海峡两岸模拟联合国大会、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两岸经合会、海峡论坛大会、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等。
两岸通信开始于哪一年?
在通邮方面,1979年以后,中国邮电部门相继制定了两岸通邮、通话的管理办法,并采取的一系列实际的步骤和措施。从1979年2月开始,祖国大陆先后单方面陆续开放对台电报业务、长途电话业务、平信业务。在台湾民众的强烈呼吁下,1988年,台湾当局被迫同意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1989年,台湾邮局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台湾电信可通过第三地对大陆开通电报和直拨电话业务。1993年4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了“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岸开始互办挂号函件业务。此外,两岸间还陆续建成3000多条海底直达光缆和卫星通信线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又相继开办了数据通信、电子邮件、分组数字交换、异地电话卡和移动电话漫游等业务。
大陆承认海基会吗?
承认的,大陆是承认海基会的。
“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1991年3月9日举行开幕式,正式挂牌运行。该会分设由43人组成的董事会和由6人组成的监事会;辜振甫担任首任董事长,该会内设秘书处,文化服务处、经贸服务处、法律服务处、旅行服务处及综合服务处等6个业务单位,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两个民间团体指什么?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成立了30周年。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个民间团体的作用: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