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网,怎么分辨是不是古树茶
云南普洱茶网,怎么分辨是不是古树茶?
谢谢邀请!
首先,普洱茶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植物学上的一种树种,二是一种成品茶类。古树茶是指生长年代相对较久的茶树(古茶树)为鲜叶制成的茶叶,古茶树没有明确的树龄标准,约定成俗的是指生长百年左右和百年以上的茶树,但目前茶树树龄还没有科学准确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平常所喝的古茶树或者古树茶,只是一个不太严谨的概念,只是按通俗的说法,是指那些自然生长于原始生态环境中,没有人为参与管理的年代长久的大茶树。
如果是按前一种普洱茶的含义来回答,那么,是不是古树茶只有锯开茶树,用数年轮的方式分辨是不是古树茶了!
如果按品饮的普洱茶成品来分辨,我们只能暂时用约定成俗的大树茶来代替并不严谨的“古树茶”了:
一般分辨是古树茶还是小树茶,所选的是没有明显陈化的普洱生茶,对于经过人工渥堆发酵的熟茶和经年陈化的老茶,我以为很难进行分辨也没有分辨的意义。
古树茶和小树茶的区别,我们可以从理化成分和实际评测两方面来对比:
一、理化成分古树茶或老树茶(以下简称老树茶)和台地茶或茶园茶相比,由于老树茶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原始森林,即便生长在村寨边,也是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天然生态优越,不存在也没有条件施肥打药,所以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出发,古树茶当然要好得多。
从滋味口感来对比,主要依据二者的内含物质成分,老树茶中的灰分、水浸出物、钙含量显著低于台地茶,差异分别达5%、1%、1%水平;从平均含量上看老树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总糖、寡糖和铁、铜、锰微量元素含量较台地茶的高,而台地茶在灰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多糖、黄酮及硼、锌、硫、磷、钾、钙、镁的含量上则高于老树茶。从理化成分与矿物质含量来看,老树茶与台地茶各有千秋,不能简单、武断地讲谁优谁劣、谁好谁差。当然啦,理论是一回事儿,实际品鉴又是另一回事,茶是饮品,最终是要入口的,那我们就来实际测评一下,看看古树茶的真实面目。二、实际测评1、外形:鲜叶、干茶、叶底【鲜叶】:鲜叶的采摘上,虽然不同产区,不同普洱茶树品种鲜叶的持嫩度不一样(如易武勐库的持嫩度高,普洱、勐海的持嫩度低),各地茶农的采摘习惯也不尽相同,还有采养方式也不一样(如藤条茶的采养方式),造成采摘下来的茶菁很难辨识。但对于古树茶和台地茶来说,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一般来说,古茶树鲜叶采摘条件较差,要么树高枝长,要么出芽顺序不一致,还有一层众所周知的人为因素(因为古树茶价值高,茶农和采茶工均希望采到尽可能多尽可能重的鲜叶),采下来的茶菁持嫩度参差不齐,有的一芽二叶,有的一芽三叶、四叶,还可能间杂一些木质化的茶梗和老叶子,因此大多古树茶菁的一致性没有台地茶园茶的整齐。对外形要求完美的茶友来说,古树茶的外形不会很好看。【干茶】:除非原产地的茶农,我们一般没有条件做到测评古树茶从鲜叶开始,大多情况下,是通过晒青毛茶或者压好的茶饼来测评的。那么从晒青毛茶或茶饼(以下简称干茶)上能否看出一些古树的特征呢?小编以为,很有限!条索的松紧与揉捻力度有关系,色泽的深浅与茶树品种,茶树生长地的光照强弱、揉捻、晒青有关,这两个特征均不能作为参照,但是,和鲜叶采摘同理,古树干茶的外观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和台地茶相比,芽头较少,芽叶嫩度不均匀,掺杂一些长梗和黄片。此外,有两点需要注意:1、仅通过干茶的外观无法判断古树树龄的高低,看一眼就断言这是300年或800年古树的,基本是忽悠;2、通过干茶的外观,只有极少数茶区辨识度较高山头的古树茶(比如“芽小、叶长、身子黑”的昔归,细长芽的景迈,粗短芽的勐宋,猫耳朵的倚邦,粗壮芽的班章等)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之外,其它的不靠谱【叶底】:从叶型、颜色、锯齿、叶脉对数来判断不靠谱。光从叶底肥硕度来看,古树茶和台地茶的肥硕度存在较大的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其芽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古树茶的芽头看起来精瘦,但用手揉捏后,有韧性不易捏碎;相反,台地茶的芽头就要较古树茶的肥硕,有长势好的台地茶甚至披满白毫。古树茶生长在高山,较少人为干涉,根系发达,为茶树输送大量养料,叶片中的脉络随着自身需要,变得多和明显。冲泡后,从叶底能够清晰看到叶片上的主侧脉络。而台地茶因生长环境较多人为干涉,生长年份较少,根系不发达,叶片上的脉络显得纤细,不凸显。和采摘同理,古树茶冲泡后叶底呈现出一种参差感,小树台地则相对均匀整齐得多。至于红变现象(红梗红叶)的特征,主要与手工杀青等初制工艺的水平有关,同等工艺水平下,采摘不整齐的古树茶红变的可能性更大些。2、内质:香气、滋味、汤感、茶韵【香气】: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不同,摄取的养分就极为不同,香韵就天壤之别,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而且此种清香随之后期的陈放1-2年就会消失,慢慢转为陈香;而古树茶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易武的密香及细腻柔滑之汤,又如南糯山的果密香韵,刚柔并济完美茶性,在香韵上的选择就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具有独特香韵,且香韵沉稳者,香韵沉稳。可以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难出现此种香韵在公道杯中的呈现,此种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树龄就越大;为什么不施肥、不拼配、不修剪的易武台地茶没有密香呢?因为他摄取的是浅层的养分,土壤结构中含独特性的矿物质成分一般均在土壤深层。【滋味】:滋味主要是甜、苦、涩等呈味物质在味蕾上的综合表现,也就是协调性,这是判断古树茶与台地茶的重要指标。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但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是咖啡碱)和涩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糖类物质在析出到水中,和其它同时析出到水中的理化成分相互中和、掩盖和交融,混合成茶汤,表现出来的滋味口感不一定很苦很涩或很甜。如果某一项指标太过突出而单一,比如太苦、太涩或不苦不涩只有甜,往往便是协调性差的台地茶,如果有苦有涩但化得较快,苦涩化后生津回甘明显,层次感丰富,即使协调性良好的古树茶的表现,有的茶不苦不涩,但醇厚饱满,喉韵十足,这也是茶树树龄大协调性较好的表现,是难得的好茶。【汤感】:汤感,又称水性。优质的古树茶,内质丰厚,表现出来的水性一定是醇厚、饱满、粘稠、压舌感明显,质量不好的古树茶和台地茶茶汤内质不足,茶汤淡薄如水,就是所谓的“水味重”。注意这里的醇厚与茶汤的浓淡要区分,醇厚是茶叶本身内质丰厚的表现,浓淡茶水比和冲泡时间造成的茶汤浓度。汤感不佳的茶喝进口中还会有烫嘴的感觉,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尝试,优质古树茶内质饱满,一样的热度,喝入口中,烫嘴的感觉区别很大,尝试一下吧,相信您会收获不少。【茶韵】:一般表现为回甘、生津和喉韵。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这项因子对于古树茶和台地茶的鉴别很重要,也很直观,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其生津回甘的速度和持久性是有所区别的,比如生津回甘的速度和持久性上,勐海茶区特别是布朗山茶的要明显一些,勐库茶一般,易武茶和景迈茶稍弱些。喉韵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之一,也是非常之重要,一般台地茶是很少有的,有也是很快散去;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的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香韵;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这种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最后说说茶气,有茶友认为有些山头古树,体感表现较为明显,这是茶气强的表现,小编认为,这个因人而异,有的茶友对茶身体反应敏感,有的却反应迟钝,这个不足为凭。作为客观的测评者,用茶气来测评,尤其用来辨别纯料古树茶,不公平也不靠谱!综上所述,普洱山头古树,虽然在理化指标的分析中,和台地茶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品鉴的测评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台地茶,也许这就是“一山一味”的古树茶的神奇之处。普洱茶究竟属不属于黑茶?
欢迎关注【懂茶帝】
我们现在一般按照茶的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黑茶。但对于普洱茶的归类,却众说纷纭。
在众多正规传统教材及出版物中,按传统归类法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
但很多人认为,普洱就是普洱,应该单独归类。不能直接按照六大茶类分类方法简单将其归到哪一类,因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制法和品质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按目前的国家标准的定义,普洱生茶可以归属为绿茶,普洱熟茶归属黑茶。
不去谈分类,我们可以看看普洱茶和黑茶的不同之处。
一、原料不同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种。
普洱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
二、发酵不同黑茶加工湿度是鲜叶本身水分杀青剩余的部分,堆温来源于杀青后的残余温度,残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热量,黑茶特征形成于初制。
普洱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而熟茶则是生茶经过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后制成的茶品。
三、加工工艺黑茶加工过程中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原料嫩变的不同,加工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黑茶的制作工艺:
六堡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
茯砖: 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
老青茶:杀青→出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干燥
普洱茶加工流程:
▲最新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对于普洱茶加工方法的规定
从比较上可以得出,普洱熟茶在制作方法上跟其他黑茶类相比,区别并不是很大,都是属于后发酵茶。
但是普洱生茶的后期转化,鲜叶至成品是间断的过程,如果属于黑茶,那么一开始显然不是黑茶的制作工艺,如果不属于,普洱生茶也是要后发酵的。
四、加工工艺化学由于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叶种,其内含物质相对较低,尤其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少,即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少,微生物作用时间相对短,有益成分的转化也相对少,且黑茶原料化学成分未受光的作用,因此没有光化学的参与。
普洱茶则不同,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同时,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除茶树品种外,直接受光化学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这也是普洱茶品质形成与黑茶不同的关键点。
小懂认为,关于普洱茶分类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不必纠结它具体的分类,因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品尝它们的滋味。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存普洱茶必须记住的要点有哪几个?
我在自己头条里写了自己的存普洱茶经历,希望对你存普洱茶有所帮助。
喝普洱茶也有五、六了,不停的存新茶、喝老茶。怎么存放普洱茶,我问了茶商,也上网了解过,基本都是要求干燥、通风、无异味,不要让阳光晒到就可以了。也有人提出来,生茶、熟茶以及不同山头的普洱茶做好不要堆在一起,以免串味。
家里没有太大地方放普洱茶,我就堆在客厅边上了,夏天的时候,特别是梅雨天,经常开空调除除湿或者用电风扇对着茶叶吹几个小时。几年存下来,感觉还还不错,陈化的挺好,也没有受潮、发霉的情况。
发现问题是一次拿一饼自认为不错的老茶和茶友一起交流,结果喝出一点油烟味,虽然不明显,但特别注意的话,还是能感觉到的,非常尴尬家里没有太大地方放普洱茶,我就堆在客厅边上了,夏天的时候,特别是梅雨天,经常开空调除除湿或者用电风扇对着茶叶吹几个小时。几年存下来,感觉还还不错,陈化的挺好,也没有受潮、发霉的情况。
发现问题是一次拿一饼自认为不错的老茶和茶友一起交流,结果喝出一点油烟味,虽然不明显,但特别注意的话,还是能感觉到的,非常尴尬。
我就开始考虑普洱茶存放的问题,在家里能搞一个房间来存茶的毕竟是少数。家里难免会有油烟味、生活中各种味道等等,而茶叶的吸附性是很强的,时间久了,肯定对茶叶有影响的。
后来有一阵喝福鼎白茶,也是需要存放的,白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但是福鼎白茶保存是放在密封袋里的,而且一般是密封两层,主要也是防止茶叶吸收异味或者受潮什么的。我觉得家里条件有限的话,普洱茶的存放可以参考白茶用密封袋来保存。这样密封以后,对普洱茶的陈化速度肯定有点影响,天气好的话,可以打开透透气再密封上。
云南古郡普洱茶厂生产的马到成功357克生荼多少钱?
130左右吧!具体记得不太清楚了。
不过你可以到普洱中国网看一下,上面有个报价专栏应该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品牌价格!普洱茶到底属于中国六大茶类哪一类?
普洱茶的历史由来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普洱的故事。
喜欢喝普洱的朋友或许都知道普洱是一款茶品的名称,又可以分为熟普、生普、饼茶、沱茶等。
但是在当时的普洱这个地名,并不叫普洱,而叫思茅。
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加加工、生产并且进行贸易流通。
因在普洱府制作再进行销售进贡,故因此得名“普茶”
直达明代设立的茶马司一职的出现,晒青茶在明代正式由贸易地名普洱 来命名晒青毛茶为“普洱茶”,自此晒青毛茶结束了其几千年没有统一名称的苦恼。
普洱茶究竟属于什么品类的茶品“黑茶”二字,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此茶系蒸后踩包之茶,具有发酵特征,实为黑茶无疑。
普洱茶虽被分为熟茶和生茶,但是却并不是都能统一称为黑茶。
在中国明代之前,中国茶虽然已经延伸出众多品类,但大多数都还是在绿茶的基础工艺上延伸出来的茶品。
虽然湖南黑茶从秦代开始便出现,但当时的意识形态也是在紧压型绿茶的基础上完成的。
准确来说,在那之前,中国茶在工艺上来说基本都是属于绿茶类。
直到明代茶马互市后滇茶远销边疆,经历长途跋涉,茶品经过风吹雨打再经过自然日晒意外形成了一种自然陈化的特殊口感,从而出现了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黑茶的雏形。
峰回路转,我们现在再来了解一下云南黑茶广义上的意思。
云南黑茶是使用滇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所产生的的拥有条索肥壮,汤色明亮,香味醇浓,带有特殊的陈香的茶品。
而其中最出名的茶品当数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茶。
普洱茶从工艺上被区分为: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
但是在1973年之前中国茶并没有普洱熟茶这一茶类及茶品。
当时大家所说的“熟茶”都是经过时间自然陈化所产生特殊口感的陈年晒青毛茶。
直到1973年邹炳良老师及其团队研发出了加快陈化的渥堆工艺后,使得普洱茶解决了后发酵时间过长的问题。
让茶友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喝到具有“陈香”的“新普洱茶”
自此开始普洱茶开启了普洱熟茶以及生茶的时代。
而普洱的生熟度也由是否经过渥堆发酵工艺来区分,准确来说熟茶和生茶是属于不同工艺所产生的的茶品,他们是属于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存在。
普洱生茶属于什么茶类生茶的主要原料,是晒青毛茶。
晒青毛茶属于绿茶类,是属于日晒干燥出现的青毛茶,也是沱茶、饼茶、砖茶的原材料,在历史上他拥有自己的名字,叫做滇毛茶。
成品后的滇毛茶即可当即销售也可以进行储藏陈化,晒青毛绿茶是日晒而形成的茶品。
茶品内部保存了茶叶本身内含的众多有机物,所以使得他在后期陈化时产生了众多的变化。
同时晒青毛茶也是普洱熟茶的主要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后成为我们现在所喝到的普洱熟茶。
所以普洱生茶,在没有经过陈化之前,他是属于绿茶类的茶品,拥有强烈的香气丰富的口感和刺激的感官体验。
在陈化后他就成为了后发酵的黑茶。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