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老茶,如何观察茶汤的厚与薄
粗老茶,如何观察茶汤的厚与薄?
凡茶有味
凡茶有味,这句话在武夷岩茶身上非常完美的体现了。
梁章钜先生在《归田琐记》中说:“至茶品之四等”
从低到高等级的顺序是“清、香、活、甘”。
而这个甘,便是我们所说的韵所带来的回甘。
亦是乾隆爷说的骨鲠,亦是我们说的,浓非厚淡非薄。
到底什么是“浓非厚,淡非薄”每一款武夷岩茶的滋味都不一样,香气、水感厚度更是不同。
而茶滋味的感觉,更是从口腔带来的回味、刺激感、茶水厚薄的张力所表现出来的。
浓淡、厚薄我们可以先将他们区分为:茶汤的浓和淡、茶汤薄和厚
厚与薄斗茶歌里提到:武夷岩茶,味轻醍醐。
醍醐即是酥酪上凝聚的油,斗茶歌里描述到武夷岩茶口感比醍醐还浓郁。
这一说法代表着武夷岩茶茶汤往往具有“嚼劲”,也可以理解为茶汤在口腔里产生的饱满感给人以“骨鲠”的体验。
这种饱满度除了表现茶味上,更体现在茶汤的口感上。
茶汤厚的茶水像一块爽滑的布丁溜过舌尖和喉咙,落入口腔、食道后给人一种不一样的风味,令我们产生口齿生津、润泽回喉的感觉。
用茶经里的比喻便是“什么是好茶,便是走出三里地,回味一下喉头的滋味,满满都是岩韵是茶滋味”
也可以直接理解,茶汤的厚薄体现在工艺香、品种香等刺激性感官后。
是一种由身体、口腔、胸腔、喉咙中复来的一种滋味。
这种滋味是茶树带来的自然的味道,也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体现。
这种滋味便是茶汤的厚薄程度,也是岩韵的体现。
浓和淡浓和淡,从字面上来理解是一种滋味的强烈度。
所谓浓,大抵是口感强烈,味大苦重涩不化。
也被小部分朋友理解为耐泡。
而茶汤的浓淡与置茶量和冲泡时间有关。
茶叶放的太多,浸泡的时间太久,茶汤自然会浓郁。
但是浓并不代表“厚”,只是味道上的浓淡。
小结茶汤的厚薄程度直接体现出茶叶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
内含物质越多其体现出来的滋味便会更加厚实和持续如一。
厚实的茶,无论冲泡是浓是淡,品饮时都可以给人一种汤水有“内容”的感觉。
茶的薄厚也是可以比较出来的,爱茶的您用心仔细去感受一定可以发现的。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普洱茶老茶怎样看好不好?
一般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闻香气,主要闻香气的纯度,因为普洱的陈香味总被误导成霉味,霉味是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味道,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这种综合香气会让人觉得愉快
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普洱茶的香味,而上好的普洱有一种陈韵在里面,所以陈香味跟霉味一定要分开。如果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香味等,都是不好的茶叶。
第二点就是看普洱的汤色,普洱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红”,从品质的好坏来分,最好的就是宝石红了,其次玛瑙红、琥珀红也不错。茶汤泛黄,茶汤就会淡薄如水,而且陈期也是不足的,汤色褐黑、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话,则表示该普洱茶已变质。
第三点最重要的就是品了,判别普洱的时候,最好稍微大一口的喝,在口中迂回一下,让茶香充满口腔,然后在咽下,这样可以感受其茶汤粘度,分辨茶叶的好坏,另外也能感受茶汤厚实丰满度及其顺滑的口感。
好的普洱会在在喉部的位置给你一种清凉温馨感,然后会回甘生津,香韵久留,并且在呼吸时这种神韵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感觉到自己额喉部也有一种甜美,香韵。有人认为茶苦便为好,其实苦是因为茶叶本身的问题,但是放凉后的普洱也会有苦涩,但是慢慢品味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
普通的茶叶6泡之后味道就会减弱,但是普洱古树茶基本都维持在10泡左右,好一点额能持续至12泡以上,能泡20几泡的可能是泡法不规范,就像茶店忽悠茶客就只需把茶量多头,水煮沸后中止加温,能泡的更久。
福鼎白茶冲泡方法及品鉴术语?
第一步:撬茶
根据冲泡需求,使用茶刀,撬取白茶5g,尽量保证茶叶的完整性。
撬茶时找准茶饼的边缘接壤处,使用茶刀插入,并左右呈弧度划动,然后向上轻轻抬起即可。
正常情况下,110ml的白瓷盖碗,取出5g为佳(散茶则可以直接取用)亦可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口味的轻重,增减用茶量。
第二步:温杯洁具
温杯洁具很重要。
将沸腾的开水倒入茶杯、盖碗之中,充分浸润并烫洗干净,从而保证茶具的清洁性,保证茶香纯净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这一步骤,在寒冷之季,尤为重要。
第三步:投茶冲泡
冲泡白茶饼,最佳水温是100℃。在沸水下,能让香气物质充分释放,还能让果胶物质分解开,以保证茶味充足。
将5g白茶投入盖碗之中,持水壶于盖碗上方,沿着盖碗边缘一圈一圈环绕注水,保持匀速,直到注满盖碗为止。
环绕注水,可让白茶充分浸润在沸水中。
第四步:出汤饮用
注水完毕,等待5~10s左右的时间,合上盖碗盖子(留有一条窄缝隙),持盖碗于公道杯上方,倾倒茶水,最后倒入茶杯(品茗杯)细细品饮。
注意:第一泡为洗茶,洗茶可根据茶叶老嫩程度选择,老茶、饼茶可以适度洗茶,散茶以及新茶、白毫银针可以不用洗。
前四冲,以10秒内快出水为好。
第五冲以后,可根据茶汤调整出水时间,递增5s左右。汤水清淡后,适当坐杯,可让汤水重新回复醇厚风味。
冲泡注意点
1、投茶量不宜过多,避免风味过于浓重,或苦涩,品尝不到真实的茶味,一般按照110ml左右的盖碗,取茶5g即可,当然并非绝对。
2、水温必须是100℃沸水,只有开水的作用下,白茶中的物质才可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3、出汤要利索,不要进行长时间的闷泡。
品鉴术语
形状术语
毫心肥壮:指茸毛多的芽白茶,芽叶连枝。其芽形似花朵的花芯故称为毫心,形容白茶的芽肥嫩壮大,茸毛多。
茸毛:茸毛多、洁白、有光泽。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茸毛,通称“白毫”,芽尖含旦高的并含有较多的白毫,称为显毫。白茶毫色有银白、灰白。
匀齐、匀整:匀是均匀、齐是整齐,指上、中、下三段茶的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老嫩整齐,无茎梗朴筋毛和夹杂物。
滋味评语
鲜浓、鲜厚:鲜表示鲜洁爽口,浓是茶汤溶质丰富,口味浓厚而鲜快,喉味爽适含香有活力。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但浓度比鲜浓低些。
甜爽:鲜洁爽口带甜感,有活力。
醇厚:浓纯可口,回味略甜,也可以用醇爽表示。
醇和:味清爽带甜,鲜味不足,刺激性不强。
粗淡:味淡薄滞钝,喉味粗糙。
软弱:味淡薄软,无活力。
苦涩:味虽浓但不鲜不醇,茶汤人口,味觉麻木,如食生柿。
水味:口味清淡不纯,软弱无力。
异味:焦、烟、馊、酸、陈、霉等劣异味。
香气评语
毫香:福鼎白茶的特征香气,指幼嫩的白毫的香味,如白毫银针的香气是毫香幽怨。
鲜浓:香气浓而鲜爽持久。
鲜嫩:香高洁细腻,新鲜悦鼻.为芽叶细嫩的特殊香气,类似毫香。
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间,为茶叶较嫩且新鲜。
清香:香气清纯柔和,香虽不高,缓缓散发,令人有愉快感。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鲜甜:鲜爽带有甜香。
甜纯:香气不太高,但有甜感。
纯和:香气纯净而不高不低,无异杂气味,也可用“纯和”。
钝浊:气味虽然有一定浓度,但滞钝,感觉不快。
粗淡:香气低有老茶的粗糙气,也称粗老气。
浊气:夹有其他气息,有沉浊不爽之感。
高火:烘焙干燥温度较高,火温尚可且时间过长,干度十分充足所产生的高火气。
老火、焦气:制茶中火温不当所致,轻微的焦茶气息称老火,严重的称为“焦气”。
闷气:白茶下匾后,堆积时间过长,干燥不及时形成的不愉快的闷味。
异气:焦、烟、馊、酸、陈、霉、油气、铁腥气、木气以及其他劣异气息,或一时难以指明的异杂气,一般要指明具体哪一种气味。
品质好的白茶寿眉会有哪些特点?
寿眉,是白茶中的产量冠军。一年两季:春季、秋季。也就是春寿眉和秋寿眉。作为入门茶,喝的人多了,自然会衍生出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是不是品质好的寿眉,它的香气和味道都越浓?”
一、品质好的寿眉,香气浓是真,味道未必会浓!有一部分茶友,执着于口感的浓淡。甚至于,这些茶友认为,只有味道浓的茶,才是好茶。要是味道淡了,这茶跟喝白水似的,这还能叫做好茶?
但有趣的是,古往今来,真正好茶,其实是轻柔的,而非味道浓烈的。
在《红楼梦》里,贾母和刘姥姥,就现身说法,现场解读了一番:好茶的味道,都不是浓的从这一细节描写来看,便可知喝茶是门学问,而好茶,它是轻柔的,而不是浓烈的。而是口有余香。同样,品质好的寿眉,香气可以浓郁,馥郁,但它的口味,却不会浓烈。
滋味浓烈的茶,那是内在物质比例失衡的一种表现。在白茶中,共有三大滋味物质,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其中,茶氨酸是鲜爽、清甜,以及香气物质的重要来源。茶多酚,则是茶叶中涩味的主要物质,咖啡碱的存在,让茶叶拥有一定的苦味。任何一款茶中,都会有三种物质,但差别就在于它们含量的高低,以及比例分配。品质好的寿眉,通常是茶氨酸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在这一比例下,我们喝到的寿眉,它是清甜的,爽滑的,轻柔的,鲜爽的,香气浓郁的。而茶汤浓,则是意味着茶氨酸的含量相对少了,而另外两种物质含量高了。什么情况下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少?
一是茶树生长海拔不高。二是制作工艺缺陷。
不论是哪一个因素,都容易影响寿眉的整体品质。
甚至于在这些因素下的寿眉,品质一般,都不算好。
二、品质好的寿眉,该有什么表现?既然说到品质好的寿眉,当然要说,优质的寿眉,该有何表现。
且将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寿眉,做一个分类。按照季节、年份、形态等因素划分,共有六种情况。春寿眉、秋寿眉、散茶、饼茶、新茶、老茶
这六种寿眉,品质好的前提下,它们的香气、口感各有千秋。
春寿眉:鲜爽淳和之余,花香十足,鲜草药香气亲和,品质好的春寿眉,香气变化多端。口感:鲜爽、淳和、清甜当中带着几分细腻。入口顺滑,能将你的味蕾紧密包裹在一起,让味蕾倍感清爽。
秋寿眉:汤水醇厚,香气清雅,草药香浓郁与春寿眉的鲜爽气韵不同。在拥有醇厚口感的同时,花香依旧能被清晰地感知。只是这些花香,多了几分秋季的清冷气韵,花香之后,草药的香气更加突出。
散茶:鲜爽,清爽风味得以保留,花香明晰。
饼茶:醇厚,汤水更加甘醇,有机会陈化出枣香。
新茶:花香与鲜爽味值得称道。汤水里,更多的是清新雅致的滋味。
老茶:在岁月的风霜考验下,寿眉的药香、陈香逐步凸显,饼茶还会生出枣香来。与新茶的清爽相比,老茶更加成熟甘醇。
品质好的寿眉,香气与口感,都能达到满分状态。
泡铁普洱茶水温多少度?
沸水温度在96℃—98℃之间。对于普洱“生茶”,除了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用沸水冲泡。
冲泡时间的长短,对于茶叶的香气、滋味的展现非常重要。一般而言:陈茶和粗老茶的冲泡时间长,而新茶和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制作的普洱茶冲泡时间长,机械做的普洱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普洱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冲泡普洱茶时,还要根据茶性来定。冲泡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茶汤中可浸出物的量与质,也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
一般冲泡普洱茶常用的时间标准是:第一泡在开水冲入后快速倒出来(洗茶),洗茶可以唤醒茶叶;第二泡冲入滚开水后浸泡15秒即倒出茶汤来品尝,当然必须依照个人的口感来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第四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的时间,以此类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