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澄碧湖有多大
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澄碧湖有多大?
澄碧湖的湖面面积39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荡漾,壮阔又漂亮,是百色市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湖区以自然山水划分为九个景区,一共有二十七个主要景点,包括神奇的天然雅芒崖像、孔雀迎宾林、松林岛、枫树岛、情人岛、鲸鱼岛、水果绿洲等。湖区及周围景色优美,有玲珑的小岛、碧绿的树林、特色怪石和岩壁等,游客来此可以在湖区南侧一边步行观光,也可以乘船环湖游览。如今在澄碧湖南侧景区一带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郁金香节等。
广西百色市澄碧湖风景婉约秀丽,位于革命老区百色城东北七里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九八八年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名胜风景区之一。澄碧湖位于百色城北7公里处,原是一条地下河,后修建水库,成为桂西一处著名的大湖。
澄江抚仙湖是云南的高原明珠?
抚仙湖,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在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云南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可见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抚仙湖其中主要景区有湖畔圣水、樱花谷、抚仙湖北岸湿地、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禄充国家AAAA级景区、海门隔河景区中包含明星鱼洞和碧云山两个主要景点的明星景区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景点。
湖畔圣水:集酒店客房、特色餐饮、Spa、休闲娱乐和湿地公园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休闲度假胜地。其度假酒店由33层的高层海景公寓、精致酒店、阳光公寓、8个风格各异的主题餐厅和酒吧组成,抚仙湖美景尽收眼底。一条下穿隧道,与云南省最大的湿地公园 — 月亮湾湿地公园紧密相连。湿地公园有复合型生态湿地、湖滨休闲沙滩、拓展训练中心、戏水池、彩弹射击场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樱花谷是一个集旅游、游憩、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养老度假景区。且因发现抚仙湖水底古城而著名。它是抚仙湖东岸水质最清,风景最独特的一个小岛。悬岩临湖,洞穴奇异,千姿百态,湖水青碧。
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各种水生植物在5—9月正值花期,各色花朵争奇斗艳,湿地成了鸟类的乐园。禄充国家AAAA级景区背靠麒麟山,侧靠尖山、笔架山。树是风景的外衣,禄充的树,以古老、巨大、浓郁、集中而罕见于世。
明星景区分布着200多口渔洞,这里四季游人不断,每逢鱼汛季节,观山游水,赏景食鱼的游客络绎不绝。孤山风景名胜区是抚仙湖开发最早的景点,云南省第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抚仙湖如此多的美景,如众星拱月般,相辅相成,脱颖而出,成就了云南高原的一颗明珠。
云贵高原冬季和夏季都刮什么风?
我国云贵高原冬季盛行东北 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
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形成前是什么湖?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黔、滇、桂三省区石灰岩分布面积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区总面积的一半。石灰岩沉积厚度达三五千米以上,约占当地沉积地层总厚度的百分之七十。这便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们又被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到了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两千米的大高原,有利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的进行。此外,这里还是我国东部东北-西南走向和中部南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地区。东部贵州境内的大娄山、黔湘境内的武陵山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而西部云南境内的点苍山、乌蒙山和玉龙雪山等为南北走向的山岭。因而这里是一个构造断裂破碎地带。高原上的许多湖泊,如洱海、滇池就是由地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断层湖”。同时,裂隙节理发育,有利于雨水进入岩石裂缝,加速溶蚀作用。
云贵高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植物根部分泌的酸类以及植物体分解时所产生的酸类都特别多。因而这里无论雨水、河水还是地下水,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比较高。高温多雨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为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发育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无孔不入的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着岩石裂隙溶蚀出一道道裂缝,如果这些裂缝是直立的,就逐渐形成漏斗状的凹坑和溶沟,再继续扩展到彼此连通时,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成为石芽、孤峰和残林了。如果水沿地下的裂隙溶蚀,就慢慢溶蚀成巨大的洞穴(溶洞)。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会突然消失变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秀丽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隐忽现的暗河和一座座横跨河谷的“天生桥”。山奇水秀,妩媚多姿。
抚仙湖界石鱼介绍?
界鱼石距江川县18公里,位于县城北部星云湖连通抚仙湖的玉带河中部,野牛山与狮子山相间的狭谷中。明代起当地宫吏对界鱼石奇观即不断题诗、刻碑记述赞叹。1877年旁其建观音寺,1987年疏浚玉带河,并兴建了海门楼、海门桥望瀛阁等并辟为桥廊为海门公园。 界鱼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江川重要景点之一。1988年5月列为省重点旅游景点。
云南第三大湖抚仙湖,因离澄江县近,又叫澄江海。抚仙湖的西南面山间有条长1公里多的海门河,隔山与江川县的星云湖相通。星云湖水面比抚仙湖高3米,湖水通过海门河流入抚仙湖。抚仙湖盛产抗浪鱼,星云湖独多大头鱼。有趣的是,抗浪鱼从不南去星云湖,最多游到海门河中部就戛然返回。而星云湖的鱼王——大头鱼也仅游到此,好像那里是国界线,谁也不能通越一步似的,因此海门河又有隔河之称。在隔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石壁上自古就刻有“界鱼石”三字,旁边还携刻一首诗:“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界鱼石一带现已辟为公园,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大自然的奇迹。
为什么这两种鱼像订有互不侵犯条约似的呢?经过勘测调查,发现原来两湖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抚仙湖平均水深87米,最大水深151米,是云贵高原最深的湖泊,也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大深湖。周围群山环抱,湖底起伏不平,到处是岩石暗礁。湖区常刮大风,水深浪大;所以湖中各种水草,浮游动物以及底栖生物如蚌、虾等很少,湖水极清,是个“缺吃少穿”的贫营养性湖泊。就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演化出与之环境相适应的抗浪鱼。它体细如银梭,行动敏捷,常把鱼卵产在岩壁和石缝间。鱼卵又是半粘性的,可以牢固地附在石壁上,任凭风浪狂起,也照常可以孵化。
星云湖则恰恰相反,是个浅水湖泊,平均水深9米,最大水深12米。周围多农田,湖底平缓多泥,有机物质淤积较厚。湖内水草繁茂,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也较丰富,属富营养性湖泊。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生成了头大油多、“养尊处优”的大头鱼。大头鱼的鱼卵是粘性的,易附着在水草上适于在水温高、鱼饵丰富的湖水中生长,对水深浪大、水草稀少的抚仙湖当然敬而远之。而抗浪鱼也不喜欢水浅浪平,泥草混浊的星云湖。难怪它们俩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站长点评:关于界鱼石,有一个传说:一日,八仙云游至此,众仙一看此处山清水秀,古柏参天,林静鸟鸣,环境十分幽雅。于是他们就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面下棋聊天。其间众仙时常听到大石头两旁有鱼跃起水花的响声,影响了众仙的兴致。铁拐李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就用他的铁拐杖敲击这块大石头,想借此把鱼吓跑,然而,越敲鱼儿跃得越欢,直到把这块原本光滑平整的大石头敲击得凸凹不平,洞穴遍布,千姿百态,活象一头龇牙咧嘴咆哮怒吼的怪兽伏卧在河边,也没把鱼儿吓跑,巨石两旁仍然有鱼儿跃起水花的响声。
这时正在下棋的吕洞宾、何仙姑等感到奇怪,就一同倚石朝河里细看:清澈的河水里,一群群鱼儿排着队,大的在前头,小的在后面从星云湖和抚仙湖里游来。在它们还没有接近这块怪石时速度都很快,一旦靠近这块怪石时速度就明显缓慢下来。此时,游在前头的大鱼神情显得惶惶不安,瞻前顾后,不时回头望望后边的鱼群,就象进入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地界。游在前头的大鱼尾巴用力 一摆,立即折头箭一般地逃走了,后面的鱼群队列顿时大乱,急忙回头而返,速度之快,令人眼花,以至有的鱼儿唯恐落后,迫不及待地跃出水面,搅起了水花声。后面游来的鱼群也同样动作,难怪这块怪石两旁时常有鱼儿跃出水面,时常有水花溅起之声。看到这一情形,众仙都一致认为此处真是人间一大奇观。吕洞宾一时兴起,用手一抹巨石,随手在这块巨石上面写上“界鱼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后来,人们就把这块怪石取名为“界鱼石”,界鱼石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名声远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