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黑茶,益阳安化历史故事
益阳黑茶,益阳安化历史故事?
湖南安化黑茶传说,隋文帝因它治顽疾,世人:虽夸张但绝非杜撰。
黑茶的演变过程与民俗文化有什么关联?
谢谢邀请回答
黑茶的历史演变过程
1、按照年代分
(1)、秦汉时期
黑茶最早出现的年代是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这种茶的主要特征是形状大小不一,呈扁平薄片状。起源于安化县渠江镇,明间相传渠江黑茶薄片是为张良所造,所以又称之为“张良薄片”。汉朝时期的黑茶根据安化县县志记载主要是黑茶薄片,是一种皇家薄片。
(2)、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省、湖南省,可以追溯的是唐宋时期茶马交易的早期(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最开始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主要是分布在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湖南省黑茶主要是生产于湖南益阳安化县(《封氏闻见录》载),2009年,安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3)、明朝嘉靖时期
最早出现黑茶二字主要是追溯到明朝嘉靖三年时期的《甘肃通志》上面。《甘肃通志》清晰的讲述了喝茶的发酵特征和制作工艺。“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4)、1972-1974年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
2、按照茶的种类分
(1)、四川黑茶
四川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主要是雅安人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茶叶。
(2)、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时由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渠江镇生产的渠江皇家薄片,也就是明间俗称的“张良薄片”。
(3)、藏茶
藏茶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茶叶,是所有喝茶种类中最具价值的一种,藏茶是黑茶的鼻祖,藏茶是一种经过了及其复杂的工艺,经过了32道的古法从而制成的茶种。藏茶的原产地是在四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黑茶的种类
1、紧压茶
紧压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合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
(1)、茯砖
茯砖茶最早是出现于1860年间,最早被称为湖茶,同时是在三伏天加工所以又被称之为伏茶,又因为原料是送往泾阳筑制,又被称之为泾阳砖。现今,茯砖茶主要是在湖南益阳和临湘两个茶厂进行加工制作。
(2)、花砖
花砖茶的名称来由,一是由卷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他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故又称“千两茶”,规格为35X18X3.5厘米。
(3)、黑砖
黑砖茶源于1939年,产于湖南安化白沙溪。黑砖茶因为砖面用凸字字膜,兰州市场称黑砖为“鼓字老牌安化黑砖”, 主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兰州为集散地。
(4)、青砖
青砖茶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原产于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具有200多年的历史。
2、散装茶
(1)、天尖
天尖茶是用一级黑毛茶压制而成,色泽乌润,香气清香,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2)、贡尖
贡尖茶是用二级黑毛茶压制而成,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
(3)、生尖
生尖茶是用三级黑毛茶压制而成,色泽黑褐,香味较淡,带有焦香,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
3、花卷
(1)、十两
十两茶成品每支净重10两,故俗称"“十两茶”。
(2)、百两
百两茶成品每支净重100两,故俗称“百两茶”。
(3)、千两
民宿文化
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1000两,故俗称“千两茶”。
安化县素有"茶乡"之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的记载,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元明时期"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安化黑茶取代四川茶远销西北诸省;明万历年间朝庭颁布《安化黑茶章程》,正式定安化黑茶为运销西北的官茶;清咸丰年间欧美各国茶商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民国时期长沙、武汉等地茶商都悬挂"安化名茶"招牌以招徕生意;近年来安化黑茶更是风行海内外,有"安化黑茶,中国独有,中国黑茶,安化独尊"之美誉。
山是安化的傲骨,造就了安化人的大气与豪放;水是安化的柔情,赋予了安化人的灵动与聪慧。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两万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经三苗拓荒,楚人经略,苗瑶耕耘,北宋以降,疆域甫定,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如银河星汉,闪耀着璀璨光芒。
安化梯田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安化茶乡古镇车水马龙,茶香四溢;安化茶马古道,斜阳古树,幽谷清风,见证了马背上的奇珍,谱写了安化茶业的辉煌;安化风雨廊桥天工巧夺,是镶嵌在溪谷之上的明珠,是安化永恒的符号。
安化黑茶对人身体很好吗?
安化黑茶,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至16世纪末期,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化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性安化黑茶,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长久悠远沁心,茶香杂以药香果香草木香,运出资江一船香遍洞庭湖。黑茶现已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饮品之一。主要品种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三尖茶又称为湘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统称安化千两茶。三尖茶以安化县境内生产的黑毛茶一、二、三级为主要原料。根据采用原料等级的不同,分为天尖茶、贡尖茶和生尖茶3个等级,是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经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包装方式。茯砖茶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渥堆、计量、蒸茶、压制定型和发花干燥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分为特制茯砖和普通茯砖2个等级,按照压制方式分为手工压制和机械压制。茯砖茶内的“金花”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干嗅有黄花清香。黑砖茶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黑砖、普通黑砖2个等级。花砖茶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加工而成,且砖面四边均具花纹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花砖、普通花砖2个等级。安化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是以安化黑毛茶二级、三级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装篓、滚压定型和自然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产品。安化千两茶的包装材料极其讲究,用蓼(箬)叶、棕叶衬内,外套花格篾篓捆压而成,外形呈长圆柱体状,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和十两茶等规格。 营养价值安化黑茶的保健效果更独特。安化黑茶特殊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会自然发酵生成“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这种黑茶里独有的冠突散囊菌,富含18种氨基酸,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药用价值临床证实,黑茶具有解油腻、治肚胀、疗腹泻、消脂肪、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等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有良好的效果。黑茶最显著的功效是“刮油”和降“三高”,对肠胃问题有独到的预防、治疗作用节。 茶叶中的矿质元素主要集中在成熟叶、茎、梗中,黑茶采制原料较老,矿质元素含量比其他茶类高。其中氟对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疗效;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与发展有显著效果,茶叶中硒含量可高达3.8—6.4毫克/千克。黑茶起源?
黑茶作为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茶叶,最早的湖南黑茶是汉代时由湖南安化县渠江镇生产的渠江皇家薄片,安化素有加工烟熏茶的习惯,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那黑茶起源于哪里呢?具体如下!黑茶的起源地
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茶马交易的茶是从绿茶开始的。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
因此“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黑茶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四川、湖北等地有加工生产。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
黑茶的起源时间
1、四川边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公元1371)“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
2、湖南黑茶;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明史·含货志》云:“商茶低伪,产地有限,悉征黑茶”。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
3、云南普洱茶: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滇略》中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4、广西六堡茶:清朝初期(公元1659),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5、湖北老青茶:据《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公元1871),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老茶即指老青茶。
黑茶的发展起源
1、按照年代分
(1)、秦汉时期
黑茶最早出现的年代是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这种茶的主要特征是形状大小不一,呈扁平薄片状。起源于安化县渠江镇,明间相传渠江黑茶薄片是为张良所造,所以又称之为“张良薄片”。汉朝时期的黑茶根据安化县县志记载主要是黑茶薄片,是一种皇家薄片。
(2)、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省、湖南省,可以追溯的是唐宋时期茶马交易的早期(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最开始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主要是分布在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湖南省黑茶主要是生产于湖南益阳安化县(《封氏闻见录》载),2009年,安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3)、明朝嘉靖时期
最早出现黑茶二字主要是追溯到明朝嘉靖三年时期的《甘肃通志》上面。《甘肃通志》清晰的讲述了喝茶的发酵特征和制作工艺。“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4)、1972-1974年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
2、按照茶的种类分
(1)、四川黑茶
四川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主要是雅安人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茶叶。
(2)、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时由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渠江镇生产的渠江皇家薄片,也就是明间俗称的“张良薄片”。
(3)、藏茶
藏茶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茶叶,是所有喝茶种类中最具价值的一种,藏茶是黑茶的鼻祖,藏茶是一种经过了及其复杂的工艺,经过了32道的古法从而制成的茶种。藏茶的原产地是在四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黑茶最早起源于四川省,形成在马背。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准确的说是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
益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益阳特产有竹制品,每年5月开始在湖南的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几家卖益阳竹制品的专门店,里面用竹子制成的凉席,沙发垫,汽车垫等外观美丽漂亮,给人带来凉意,可以带走。还有是安化黑茶也很有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