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中国茶道的根本追求
中国茶艺,中国茶道的根本追求?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佛、道、儒三家思想杂揉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知道“和”的思想,并不是儒家独有的。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儒家重视礼义引控的“和”。道家倡导纯任自然的“和”,反对人为的规范。佛家推崇的则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体现中和之美;道家的“和”体现无形式、无常规的自然美;佛家的“和”,体现规范之美。
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已”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茶道起源在中国的哪个地方?
茶道起源之地 中国
茶,现在可以说是中国的举国之饮。它发现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现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叶 咖啡 可可】。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种茶,虽然是分布之广,但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引种的茶种,栽培技术、加工工艺、如何饮用等,毫无争议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中国。因此,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宝贵资产。茶最初用作药料,在《神农本草经》中是这样描述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茶原名荼),因此可以推断茶是在公元前2737-2697年间被神农所发现,做为药料。但什么时候开始作为了饮品,却没有明确记载,直到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约》一文中,才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这也是第一次茶做为饮品的最早记载。随着不断的考证,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格在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根据东汉华佗《食经》记录:“苦茶久食,益意思”道出了茶的医学价值。茶产地也确定在了西汉的“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自此,茶正式以它独特的物质形式出现,进而渗透至其它领域里形成了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墨客对饮茶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也日渐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茶走入了文化圈,成为了文雅的待客之道。到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概括出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随后又出现了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等。唐代茶文化的兴起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所以寺庙开始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也开始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茶道初显。在唐代形成的茶道分 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茶道起源的具体地址 不详
中国喝茶最讲究的地方?
南方的潮汕地区、福建的武夷山、漳州、厦门等地区,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有中国茶道的活化石之美称。清.袁枚品饮过武夷岩茶后有说: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这道出了武夷山茶文化的精髓。还有就是漳州、厦门自清以来茶风甚盛,也是茶道比较流行的一个地区。
中国茶文化日?
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5月21日,是第二个“国际茶日”。
中国茶道的无尽之美是?
我们中国茶道自古以来就有着它独特的无尽之美。自唐朝茶文化的兴盛,茶道美学也在宫廷贵族和文人雅士中逐渐兴起,不少诗人才子亦专门为茶吟诗作赋。正因如此,茶文化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文化沉淀,更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讲究自然、淡泊、简约、含蓄之美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