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一斗酒是多少斤
斗酒,一斗酒是多少斤?
是6.4公斤,酒是用粮食、水果、甘蔗、蜂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酒精的饮料,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等。其中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酒、金酒等属于蒸馏酒,黄酒、啤酒、萄酒等属于非蒸馏酒。
斗卮酒是多少酒量?
“斗卮酒”是多少酒?张斤夫
关于樊哙的酒量,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里这样写道:“哙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短短几句话,不但生动地描写了项王的大度,更生动地刻画了刘邦的大将樊哙的勇猛与豪爽,绘就出一副鸿门宴千古不朽的画面。
然而,“斗卮”是多大的容量?樊哙一口气喝下一斗卮的酒,这需要多大的酒量?有的专家认为,“斗”这个字是衍文,是因抄写错误而多出来的字;也有的认为,“斗”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所谓“斗卮”,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杯酒的意思。
考古专家裘锡主教授说,马王堆汉墓简帛中,有一份记载陪葬物品的遗册,它上面不但记载着“斗卮”,而且,还发现了斗卮实物:原来,秦汉时期的一斗相当于今天的两升左右。一“斗卮”酒,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两升酒。另据笔者考证,我国唐宋以前的酒,并不是白酒,而是黄酒。比如唐代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喝一斗酒,作一百篇诗。这里的斗酒,就是米酒,或者说是黄酒;武松在景阳冈一口气所饮的十八碗酒,也是黄酒。曹操所说的“杜康”,那时也还是米酒。后来发展成今天这样的高度数的白酒。与李白的“斗酒”以及武松的十八碗酒相比,樊哙的斗卮,酒量就不算太大了。《史记》尽管是历史,但在一些具体细节的描写上,不免有些夸张,这是十分正常的。或者说,历史家描写的很客观,但我们后人的理解不正确,比如这个斗卮的“斗”,被误解或夸大,我们翻阅了许多有关项羽本纪的注释,大都凭想像解释为形容词,而没有一本把“斗”理解为容量单位的,因而,认为樊哙的酒量大得不得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樊哙的英雄形象。
李白将进酒中提到人物?
李白的《将进酒》中,唯一具体的提及的历史人物便是“陈王”曹植。将进酒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首千古绝唱,不仅豪情万丈,还饱含愤恨。诗中写道:“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便是曹植,并引用了曹植《名都篇》中的名句“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斗酒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带有斗酒的成语
双柑(gān)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鹂。
只鸡斗酒: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彘(zhì)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斗酒学士: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斗酒只鸡: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人生百岁须斗酒?
如果假设人一生顺利,没有啥恶性疾病的活一百岁,那一百岁是多上天呢?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百年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天,即使人从生下来就会喝酒,每天都要有一场酒局的话,一生百年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场。况且人都是至少要成年才饮酒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人是喝不到三万六千局酒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